如何在高温下安全进行3D打印?——中暑的隐形威胁

在炎炎夏日,3D打印车间的温度常常飙升至令人难以忍受的境地,许多从业者可能未曾意识到,高温不仅影响工作效率,还潜藏着中暑的风险。

当环境温度超过人体正常体温(约37°C)时,人体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,在密闭且不通风的3D打印车间内,汗液蒸发受阻,加之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操作设备,极易导致脱水、头晕、恶心等中暑症状,这不仅影响个人健康,还可能因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。

在高温下进行3D打印时,务必采取以下措施

1、保持车间通风:使用风扇或空调降低室内温度,保持空气流通。

如何在高温下安全进行3D打印?——中暑的隐形威胁

2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:每工作一小时休息10分钟,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料。

3、穿着透气、轻便的工作服:减少身体负担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。

4、定期检查身体状况:如出现中暑症状,应立即停止工作,移至阴凉处休息并就医。

通过这些措施,我们可以在高温下安全、高效地进行3D打印工作,确保“热”情不减,安全常在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2-12 03:26 回复

    高温下3D打印,警惕'隐形中暑威胁': 保持环境通风、控制室温与设备散热。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3-09 06:37 回复

    高温下3D打印需谨慎,防中暑隐形威胁:保持通风、控制室温与湿度。

添加新评论